刘家卿:用忠诚担当谱写公平正义之歌

2017-03-14 15:30:54
3551 次浏览

用忠诚担当谱写公平正义之歌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副处长 刘家卿

 

尊敬的各位领导,姐妹们:

大家好。2004年,我从南开大学法学系毕业,怀着对法治精神和公平正义的信仰,走进了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检察官。我的工作职责是负责无期徒刑以上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此刻我向大家汇报自己在公诉岗位上十二年的成长经历,有些忐忑,也有些感悟。忐忑的是,短短十二年,比起很多前辈数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实在是微不足道;而感悟的是,在一次次与犯罪行为抗衡博弈的过程中,国家公诉人的忠诚担当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崇高和神圣。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三点体会 。

第一,选择挑战,彰显忠诚是我的青春梦想。随着传播渠道的发达,大家可以经常直观地接触到一些刑事案件的信息,有湄公河大案那样的庄严肃穆,有快播案那样的激烈对抗,也有气枪大妈案那种法与情的交融。而这些是公诉人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以为公诉就是念念证据、背背法条,后来参加一次培训,老师问:“如果被告人在法庭上翻供,你有几种应对方案?”我一时哑口无言,而她说“我有八种方案。”那一刻我才知道, 一个优秀公诉人在法庭上的镇定自若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严格的培养训练。从法律文书的撰写,到论辩答辩的训练,从案件证据的把握到庭审实战能力的提高,从法学基础理论到各类综合知识的拓展,缺一不可,可谓十年磨一剑。

为了尽快转变角色,我给自己定了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利用一切琐碎的时间训练自己。要练就真功夫靠的就是水滴石穿的毅力。法学理论不够熟练,我就利用午休和下班后的业余时间阅读上百本专业书籍,连上下班的路上也随时听着讲课录音;办案经验少,我就向前辈借阅以往的办案记录,学习办案思路和经验,收集案例资料,学习笔记记了十几本;语言表达不自如、不流畅,我就定期给自己出题目,对某一刑法理论专题进行脱稿论述,而且每次都要在镜子前反复演练自己的表情、眼神、动作甚至摆头的角度,这样的练习有上百次。从起初紧张得眼睛不知道往哪看,手不知道往哪放,到后来沉着稳重、灵活自如;从起初只是机械地念稿子,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模式,无不得益于日积月累的磨练。第二个原则是强迫性地不断突破自己,把做每一件事当成完成一个作品。每个人都是在突破中不断发现、完善甚至创造自己的。如果只把办案当成流水线一样的重复劳动,不可能办出高质量的精品案。我办理每一个案件的同时,都会总结自己的得失。审查报告分析的不透彻,就拿出来反复修改;庭审答辩不得当,就反复观看庭审录像,把每次庭审的辩论难点进行归纳总结。我根据多年办案实践经验撰写的《死刑案件量刑建议实务探究》等20余篇文章先后在《人民检察》、《检察日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我带领全处同志编写的《审查起诉案件常见证据问题集述》还被相关侦查机关作为重点培训资料。第三个原则是面对任何问题首先自己寻找答案。作为一名国家公诉人不仅要精通刑法,面对复杂多变的犯罪形态,攻克各种专业壁垒也是必修课。印象最深的是办理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相关人员私分国有资产案,犯罪嫌疑人都是顶尖的仲裁专家。我在办案过程中必须集中学习仲裁知识,潜心研究每一条仲裁规则,才能让原本口若悬河的嫌疑人哑口无言。金融、证券、税务、民商,每每遇到此类案件,就要踏下心来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规定,寻找案件的突破点。也正是不断地学习探索,让我逐渐积累了办理诸多领域疑难案件的经验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懈的努力让我在工作三年后,就先后获得了天津市十佳公诉人,全市检察机关公诉论辩赛第一名,全市出庭业务评比第一名等优异成绩。2008年全国女检察官协会演讲比赛中,我以80后女检察官的视角,将新一代检察官忠于职守、拼搏进取的理想信念和天津青年检察风采抒发得淋漓尽致,得到与会最高检领导的高度赞誉:“80后女检察官,真是后生可畏!”2013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这个三年一届的竞赛是全国各省市近三万公诉人经过层层选拔,选派顶尖高手齐聚北京,可谓公诉领域的“华山论剑”。现场手写一篇业务论文,十个小时的案件审查实务笔试,现场抽题论辩赛,以及接受顶尖刑法专家的现场答辩。三轮竞赛、五个项目的层层筛选,可以说是脑力与体力的极限挑战。凭借多年的刻苦训练,我最终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2016年,我又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的最年轻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回首这些年的各种历练,虽然经常是高度紧张的满负荷工作,但这种脚踏实地的拼搏正是我职业生涯最宝贵的经历。

第二,心中有民,公正司法是我的不变情怀。“人民检察官”首先要心系人民,这是我从检以来始终铭记于心的理念。多年的办案经验让我领悟到,检察机关查办的案件越多,越能集中发现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于是,我在严格把握案件质量的同时,注重延伸检察职能,解决百姓关心的难题。在办理两起银行工作人员诈骗案时,我通过对比发现,嫌疑人都是利用老百姓不了解金融知识的特点,虚构高息理财产品骗取储户存款,不仅给200余名被害人造成5000余万元的财产损失,也暴露出部分银行的金融安全隐患。于是,我创新了类案问题汇总的工作方式,研究了多起类似案件,梳理出相关银行业务管理漏洞,从技术提升、强化监管、公开警示等角度向三家涉案银行制发了检察建议,使银行及时取消了问题业务,维护了百姓存款安全。根据此类工作经验撰写的工作简报,先后被市委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转发。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很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既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精神伤痛,又面临不懂法律,请不起律师的两难境地。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用女检察官特有的耐心为他们答疑解惑,帮他们省去了很多费用负担。2011年,我受理了一起十四年前的杀人案,嫌疑人为父子两人,被害人则是一死一重伤。可奇怪的是,唯一生还的被害人王某的证言反复变化,今天说是儿子持刀捅人,明天却说是父亲持刀作案,案件扑朔迷离。起初我怀疑被害人受到了干扰,便亲自联系王某。几轮沟通下来才发现,原来王某是由于破案时间太长产生不满情绪,不愿配合调查取证。于是,我主动为他提供法律咨询,详细解释案件侦破难度、刑事诉讼流程等问题,终于打消了王某对司法公正的怀疑。为查清案件事实,我引导王某通过对两名嫌疑人身高、体态、案发现场所处位置等细节的回忆,找出了两名嫌疑人的区别,最终指认出父亲岳某是持刀杀人的真凶,与现场其他证据相吻合。在我的说服鼓励下,王某还出庭作证,在法庭上说明自己证言变化的理由和指认杀人犯的客观依据,让这起十四年前的命案水落石出。案件审结后,王某还经常给我打电话,就自己的民事赔偿问题征求意见,用他的话说“是把公诉人当成自己人了。”

由于办案质量和效果显著,我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四次,并先后荣获天津市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相关办案纪实先后被《今晚报》、《天津政法报》、《检察日报》等媒体报道。2013年,我受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派,担任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检察官说案》系列的首批主讲人,通过以案释法向全社会展现女检察官的风采。第一期节目播出之后,就有很多群众从全国各地慕名打来咨询电话,虽然不是自己职责范围,但我都耐心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因为我始终坚信:心中有民既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工作导向,更是我们做好检察工作的不竭动力。

第三,听党指挥,担当奉献是我的永恒追求。在常人眼中,与狡猾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检察官大多是男性形象,其实公诉席上的女检察官需要承受更多的困难与压力。十二年来,我共承办无期徒刑以上刑事案件260余件,这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某某受贿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某某等人私分国有资产案、天津市燃气集团原董事长金某某贪污、受贿案等大要案二十余件,无一错案。无论是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暴徒、还是巨额贪腐的省部级高官,我始终展现的是国家公诉人的履职担当和永不言败的浩然正气。

2010年农历春节前,我带着兴奋的心情和紧张的思虑踏上奔赴吉林省长春市的动车组,成为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某某受贿案专案组中最年轻的公诉人。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省部级案件,影响波及全国。对于资历尚浅的我来说,承办省部级案件难免有些顾虑,但临行前院领导的叮嘱此刻又回响在耳畔:“年轻人就要经得起每一次挑战的洗礼。”为此,我彻夜埋头于几十本案卷,反复梳理案件证据。经过审查,我发现一笔重要的受贿事实不清,而作为重要证人的嫌疑人妻子的证言始终摇摆不定,专案组虽然多次与她联系取证,但她一再推脱。按照惯例我们完全可以将证人传唤到专案组办公地点核实证言,但为了缓解证人的抵触情绪,争取巩固好这份关键证据,我果断提出改变工作方法,由办案组从长春远郊赶往位于市中心的证人家取证。到了目的地,我们开始给老人打电话联系,可她一会儿说在外面买菜,一会儿说赶去接孙子,怎么说都不露面。我反复通过电话向她讲明检察机关查明案件事实,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的重要意义,就这样冒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和鹅毛大雪整整等了两个多小时。临近傍晚,一直心存戒备的老人终于打开门,那一刹那她看到了检察官的良苦用心,也有了一分释然,最终提供了关键证言,使重要案件事实得到了印证。

2015年,我和爱人开始计划孕育自己的小宝宝,也是给终日翘首以盼的老人们一个交代。而就在此时,我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我和办案组成员立即收拾行装,严阵以待——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职务犯罪案件指定由一分院审查起诉。接到调令,我的内心一时纠结,自己已经33岁了,要个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我也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忠诚担当、恪尽职守是首要职责,在党和国家最需要我的时候要坚决冲上去。在家人理解的眼神中,我第一时间进入专案组,全身心投入工作。作为近年来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腐败案件,此次专案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案件质量,我和专案组的同志们日以继夜地审查案卷,分析论证。有时候忙到深夜才想起给家里打个电话,可看看时间,想着他们早已安然入睡,还是把电话放下了。其实,检察官也不是铁打的,但却有铁一样的意志。经过严谨细致的工作,我和同事们前后撰写各类审查报告近几十万字,和办案组成员一起创新了多媒体出庭示证的“天津模式”,最终出色地完成了案件的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任务,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上级机关的好评。当一切努力换回对犯罪的严惩、对正义的彰显时,付出再多辛苦都值得。

2016年夏天,我的小宝宝终于出生了,在生产的前一天我还在工作岗位上审查案件。如今我又加入了背奶妈妈的行列,开庭、提讯、甚至到外地出差,背奶包都成了标配。其实,我所经历的磨练和挑战,只是千千万万人民检察官中的一点一滴。我想只要我们胸前佩戴着检徽,只要我们手中握着公平正义,就会一直这样累并快乐着。

有人说,任何工作都一样,干得时间长了就不新鲜了,但我不这么想。一路走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神圣的信念一次又一次激荡在我的脑海。也许时光的荏苒会磨损我的身体,岁月的纷繁会增添征途的阻力,但我仍将无怨无悔,克难奋进,在忠诚与担当的键盘上,继续奏响公平正义的最美乐章!

         

 

本文来源:   启动仪式,点击观看视频